肥罗细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之陈近南

分类: 正规的365网站平台 时间: 2025-08-18 04:56:39 作者: admin 阅读: 503

“平生不见陈近南,再称英雄也枉然”,《鹿鼎记》写这位天地会的创办人兼总舵主,同时也是韦小宝的师父,的确写出了一位出色的帮会领袖的不凡气概。

陈近南在第一回——也就是原来的“楔子”--便以惊鸿一瞥的姿态出现。

那时顾炎武、吕留良、黄宗羲几位反清文士在月夜舟中秘密会议,不料早有官兵扮成船夫,一一听在耳内,揭发出去,他们提到的反清人物,转眼之间便有灭族大祸。早有一位书生出手杀死官兵灭口,回头重新点亮蜡烛,自报姓名(原文如此:“那书生笑道:‘贱名适才承蒙黄先生齿及,在下姓陈,草字近南。’”)令人倾慕已极。

陈近南与另一位同宗的总舵主陈家洛比较,显然成熟及有真实感得多。对于陈家洛,金庸着重写他的武功、谈吐、抱负、感情,但写陈近南,金庸更着重写他所组织的帮会,他的统领才能及权威,他的政治头脑。陈近南的处事方针,永远是从大局着想,包括收韦小宝为徒,让他当上青木堂的堂主。他了解天地会的兄弟,懂得容忍他们的短处,紧紧维系他们的团结一致,推进“反清复明”的目标。

事实上,作为一个组织的领袖,武功是次要,目光、判断、公正的处事方式才是最重要,陈近南能够服众,就是因为他除了有很高的武功之外,还具备这一切条件。

但是陈近南也有他的局限,那就是他的封建思想。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台湾郑王爷的部下,要向郑王爷效忠,而且把对明朝的忠心,与对郑家的忠心等同起来,因而受制于郑克爽这种作威作福的无知小子,终为他所偷袭杀死,一世英雄,死于鼠辈之手,可谓冤枉之至,天地会事业因而付诸流水,陈近南似乎还有可批评之处。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就算对郑王爷忠心,对他儿子客气一点可以了,岂能任他喝指?而且反清复明是公,郑王爷对他的“知遇之恩”是私,又岂能公私混淆?金庸写陈近南,是抱着同情了解的态度,但并不赞成他的封建思想,写陈近南的愚忠,正是点出这样的英雄也有重大缺陷,令人惋惜。

公私不分,是陈近南的致命伤,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这是他的缺陷,但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可能不过是社会常规,在现实生活中,毕竟这种例子很多,特别是在商业机构,把父亲的雇员当奴仆指使的“少开”何其多,把东主的子女当主人服从的雇员又何其多,纵有人认为不好,但习以为常,不依此精神办事的人反而觉得标奇立异了。

陈近南的致命伤,其实也是“台湾郑家”的致命伤,郑克爽轻视陈近南,千方百计除去他,结果延平王一败涂地,郑克爽投降,接受清廷封赐,在北京不住受韦小宝的同僚上门滋扰侮辱,后悔已迟。要是“郑家”不纵容家人多方破坏陈近南的事务发展,“台湾郑家”纵不能反清复明,也会有一段长时期海外称王,箝制陈近南,郑家无异自毁长城。

陈近南本名陈永华,郑成功的军师。从台湾深入大陆,组建天地会,是郑成功反攻大陆的先锋。

在清朝初期,汉人不安于满人的统治,反清情绪高涨。各地有明朝遗留下来的势力,如沐王府、王屋派,力图揭竿而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陈近南打着“反清复明”,拥立朱五太子的旗号。在郑王府的支持下,建立天地会。另一方面,陈近南本人智勇双全,深谙民族大义,成为当时最大反清地下组织的首领。

天地会的组织体系是典型的克里斯马体系,分12个堂口,在各省各地驻守,互相传递信息,准备和进行对满清政权的反抗活动。陈近南本人因为能力杰出,为人正直,是反清复明第一人,杀龟大会的盟主,相当于当时武林的盟主,在江湖地位极高。因此说“为人不识陈近南”云云,也不夸张。以上可算是陈近南的发家史。

至于关于陈近南本人的评价,个人认为陈近南是一类人,是用来与韦小宝做比较的。

陈近南武功好,人品好,又众望所归,近乎完美,最终还是失败。他身上体现很大的特点是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民族主义和忠君爱国的思想,这一点历史上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岳飞。明知自己回台湾肯定被郑克爽和冯锡范整死,也义无反顾。而韦小宝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是,只要爱民如子,不管是满洲皇帝还是汉人皇帝,都一样。相比之下,就高明很多,颇有小平同志的“不管黑猫白猫”的风格。

总之,他是一个杰出的反清领袖,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身上集中了中国封建社会忠君爱国的思想,也是金庸思考和批判的对象。

相关文章

下软件怎么有很多游戏软件(软件下载中游戏软件居多的原因)

正规的365网站平台 · 07-27 阅读 6942

轉生成蜘蛛又怎樣!

正规的365网站平台 · 08-09 阅读 2843

工行联通大e卡/梦想e卡申请入口:套餐资费详情 办理条件介绍

365流水不足无法提款 · 07-17 阅读 4705